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脱贫攻坚】绵竹市三大举措全面推动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产业发展

    信息发布者:莫歌木牛
    2019-03-28 20:09:53    来源:甘洛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转载

    【脱贫攻坚】绵竹市三大举措全面推动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产业发展

        QQ图片20190328200703.png      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位于该县东南部,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423户2012人,有贫困建卡户216户1142人,是甘洛县最大的深度贫困村。2016年,四川省启动了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确定了由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并将眉山村作为绵竹定点帮扶的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面对眉山村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现状,绵竹市在开展帮扶协作之初便将产业帮扶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以消除制约因素、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突破口,通过修村道、建园区、搭平台三大举措,助推眉山村脱贫摘帽。

              建设“致富路”。过去,受地理环境和地方财力等因素制约,眉山村到甘洛县城短短23公里的车程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落后的交通条件限制了与外界的沟通联系,阻碍了该村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长期以来少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绝大多数村民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村级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要致富,先修路”,为解决好眉山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问题,绵竹市投入270万帮扶资金,帮助该村建成3公里通村道路,到县城的车程缩短到40分钟以内,彻底改写了眉山村不通硬化路的历史,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本破除。如今,该条道路已成为眉山村对外开放、产业发展、脱贫奔康的重要通道。

        种植“摇钱树”。2017年,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引入绵竹优质企业在当地成立了全鑫元农业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建成眉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当地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作为眉山村有史以来首个产业项目,园区规划种植面积1000亩,首期投资400万元的440亩核桃新品种林地已完成,老百姓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务工累计增收52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今年,园区在原有核桃林地栽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核桃种植为主、林下种养殖为辅的林间立体经济发展模式,已投入300余万元完成600亩柴胡、当归等中药材和30亩林间花椒种植,园区林地产出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挖掘,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基地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由公司选派技术骨干为当地群众开展柴胡种植培训,通过实地示范种植过程,解答群众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群众掌握柴胡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培育“增收猪”。在打造农业产业基地的同时,指导帮助该村成立种养专合社,以养殖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为主,推广乌金猪“借猪还猪”项目,通过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无收入、村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累计投入24万元产业扶持金购买后备母猪、种公猪、饲料、药品,借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建卡户饲养,并在日常饲养中选派专业帮扶人才开展技术指导和定期培训。饲养过程中所产仔猪归贫困户所有,一年后返还同等重量仔猪给村集体,返还仔猪继续提供给非建卡户饲养,由此形成循环均衡发展,达到全村百姓共同增收的目的。目前已借出母猪200余头,已产仔超过600头,归还村集体母猪50余头进行持续发展,全村超过80%建卡户直接受益,预计每户建卡户年纯收入可增加3000元以上。

           一年多来,在绵竹市对口帮扶的支持下,眉山村通过修路、种树、养猪,形成了农业产业园集中发展和农户个体散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丰富了农户增收方式,为整体脱贫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